日均外卖 2.5 亿单,MAD 都赢麻了
日期:2025-07-17 17:59:42 / 人气:6

MAD 外卖大战,在连续两个 “疯狂星期六” 的激烈角逐后,正演变为一场颇为罕见的 “没有输家” 的战争。从今年 2 月 11 日京东外卖上线算起,这场外卖 “三国杀” 已持续 150 天。美团、淘宝和京东三大平台你来我往,虽远未分出胜负,却将整个外卖市场的总规模拉升至战前的三倍以上。
根据各平台最新战报,美团即时零售订单已达 1.5 亿单,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日订单量突破 8000 万单,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 2500 万单,三大平台总订单量高达 2.5 亿单。而在本轮大战打响前,国内外卖总订单量约为 8000 万单,且已保持多年。短短 150 天,新增 1.7 亿日订单量,这块看似成熟的市场迸发出惊人成长性。
此前,多数人认为外卖市场格局早已固化,增长空间有限。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2024 年间,中国外卖市场渗透率仅从 25.4% 升至 28%,在一、二线城市甚至已逐渐饱和。但随着京东、淘宝先后入局,美团全力应战,市场增长曲线陡然上扬。即便日后补贴减少、订单量自然回落,在吸纳新用户和新商家后,也绝无可能退回每天 8000 万单的水平。这充分证明,外卖市场需求远未见顶,而以补贴为矛的激烈竞争,成功点燃了消费者、商家和骑手的热情。
更关键的是,美团、淘宝、京东的外卖战役虽烧钱凶猛,却未产生负外部性,反而让平台、消费者、商家、骑手等多方参与者均获收益。消费者被大额优惠券、“零元购” 包围,“薅羊毛” 成新习惯,推动商家外卖和到店订单量激增;骑手因需求扩大收入倍增;投入巨资的平台无论攻守,订单量都飞速增长,为即时零售、到店、货架电商等业务注入新动能,还创造了大量优质岗位,互联网巨头的现金储备也找到了更高回报的去处。这种全方位正外部性,意味着外卖大战可能不止一位胜利者,所有人都能从市场二次生长中受益。
中国互联网上一次 “没有输家” 的战争是 2018-2019 年的下沉市场大战,彼时互联网公司集体走向 “五环外”,不仅跑出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巨头,也让阿里、京东获得大批新用户,推动整个行业进入全新生长周期。如今,类似故事在美团领域重演,三大平台虽试图击败对手,却共同书写了共享增长的剧本。
一、全员激战:目标各异却共享增长
本轮外卖大战中,三大平台都摆出 “一统天下、不胜不归” 的架势,从 CEO 到一线运维、外卖小哥,战斗力空前爆发。美团因战事发生在腹地,守卫决心极强。王兴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一边称行业存在不理性竞争,一边强调将 “不惜一切代价获胜”,还定下 “战一夏,定乾坤” 主题,办公区摆放金色龙纹战鼓以表决心。
淘宝同样气势汹汹,在闪购公布 8000 万单日峰值后,马云要求 “稳定在 8000 万单”,将峰值变日常。7 月 12 日第二个 “疯狂星期六”,淘宝闪购突击发放 “16 减 16”“25 减 18” 大额红包,逼得美团紧急抛出大量大额满减券迎战。
京东虽在 “疯狂星期六” 中略显低调,但刘强东亲自送外卖、与骑手聚餐,CEO 许冉称 “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足见其野心未消。
三大平台投入规模惊人:京东 “双百计划” 超百亿,淘宝闪购 500 亿补贴,美团宣布未来三年向餐饮行业投入 1000 亿。6 月前京东攻势凌厉,近半个多月美团与淘宝刺刀见红,补贴力度空前。然而,激烈竞争并未 “熬” 死对手,反而在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助推下完成闪电式用户教育,各平台订单量迅猛增长。
淘宝、京东订单激增并未分食美团蛋糕,而是共同做大蛋糕。美团订单从日均六七千万单增至 1.5 亿单以上,远超王兴去年 “旺季或破 1 亿单” 的展望;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突破 8000 万单,京东突破 2500 万单,攻守双方都分到了远超预期的份额。
战略层面,三大平台也各得其所。美团闪购尤其是 3C 数码品类发展迅猛,神抢手、拼好饭等业务获大量曝光;淘宝打响闪购名号,跑通非货架电商导流模型;京东初步实现 “高频带低频”,为核心货架电商注入动能。战术僵局未阻战略目标达成,各方共享增长红利。
二、多方共赢:无负外部性的良性战争
本次外卖大战的特殊之处在于,不仅三大平台未输,消费者、商家、骑手等参与者也 “赢麻了”。过往互联网战争白热化阶段常伴负外部性,如共享单车大战的交通混乱与押金损失,社区团购大战的农产品低价与夫妻店冲击,最终可能引致监管叫停。
而本轮外卖大战虽火花四溅,却无明显负外部性。消费者收获大额优惠券实惠,戏称 “平台毫发无损,我却胖了三斤”;商家在餐饮行业低谷期靠外卖 “回血”,平台补贴既带外卖订单,又引到店客流。以咖啡茶饮为例,淘宝闪购上线后库迪订单增近 10 倍,茉莉奶白外卖日均增近 3 倍;京东外卖上线 4 个月,瑞幸、库迪等销量破亿,霸王茶姬、古茗破千万,美团同类订单也频繁 “爆单”。
长期来看,市场从一家独大到三国鼎立,降低了商家经营成本。京东启动阶段性免佣,淘宝、美团推出巨额行业扶持计划,补贴成本由平台与商家共担,实质是平台用真金白银帮商家引流获客。
骑手群体同样受益,收入显著提升。有骑手表示日收入从 300 元增至 400 元左右,上海部分骑手每单收入从 6-7 元涨至十几元,每天工作 12 小时月收入可破万。此外,骑手保险覆盖率提高:京东为全职骑手缴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美团 7 月初在成都、武汉、深圳等城市试点骑手养老保险补贴,承担符合条件者 50% 参保费用。
订单规模膨胀还创造更多岗位,京东第二季度每天有 3000-4000 名全职外卖骑手入职。6 月底以来,平台口水战平息,竞争聚焦补贴、运营、配送,战争 “合理性” 提高,在监管压力小、企业斗志高的背景下,“薅羊毛” 与 “埋头赚钱” 的红利期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
三、历史重演:从下沉大战到外卖新生
过去二十余年,中国互联网习惯零和博弈,战争往往仅有一胜。但 2018-2020 年的下沉市场大战是例外,互联网公司集体走向 “五环外”,跑出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巨头,也让阿里、京东获大批新用户,推动行业进入全新周期。当时电商行业从 “低个位数增速常态” 变为攻防双方均获巨大增量,用户、商家、广告主多方获利。
七年后,外卖战场重演多方共赢。大战 5 个月来,行业订单量从七八千万单跃升至 2.5 亿单,且这仅是起点。三大平台已见长期作战好处,正调度资源支持持久战:美团 6 月底战略放弃美团优选,每年可省约 40 亿元投入泛外卖场景。
从现金储备看,美团约 1800 亿元,阿里约 1900 亿元,京东超 2000 亿元,均有充足弹药延续战事。高盛预测,今年第二季度三大平台外卖投入达 250 亿元,未来 12 个月美团 EBIT 或下滑 250 亿元,阿里外卖预计亏损 410 亿元,京东亏损 260 亿元。但在优质标的稀缺、AI 大模型回报不明的当下,砸钱外卖反成 ROI 较高、效果立竿见影的选择。
2018-2019 年下沉大战中,各方激烈对抗却均获合理回报。七年后,手握更多资金的外卖玩家打响又一场 “难分胜负却无输家” 的战事,在这场日均 2.5 亿单的盛宴中,MAD(美团、阿里、京东)与所有参与者共同书写着互联网行业的增长新篇。
作者:杏宇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 金融专业“光环”背后:AI时代的...07-17
- 《长安的荔枝》:大鹏的“狡猾”...07-17
- 人这一辈子,能用几台全画幅黑卡...07-17
- 人这一辈子,能用几台全画幅黑卡...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