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无人机谍照曝光,全景会进入大疆时刻吗?

日期:2025-09-09 14:04:48 / 人气:10


“消费电子没有壁垒,so far。”影石创始人刘靖康在接受媒体《暗涌Waves》采访时如此说道。他还特意强调“不是谦虚”,并表示自己虽尝试构建壁垒,但目前尚未成功。“什么叫门槛?就是通过时间可以填补、消除差距的。什么叫壁垒?就是你努力了也没用的。”如今看来,刘靖康的话似乎一语成谶。

2025年7月31日,大疆发布了旗下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仅仅过了约二十天,8月中旬,影石就官宣了其首款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刘靖康给员工撒钱的视频也在中文互联网上广泛传播。除了这两位行业老玩家,其他新玩家也纷纷传来新动态:网传Vivo开启了云台相机业务线,追觅同时进军全景相机和无人机领域,还有传闻称荣耀也可能加入这一赛道。数码与家电这两大消费电子品类的巨头相继入场,使得运动影像市场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再度活跃起来。

就在大疆Osmo 360全景相机发布仅一个月后,大疆全景无人机的相关谍照被曝光。从多张谍照所呈现的内容来看,该无人机整机外观让不少人联想到穿越机产品Avata系列。二者在机身设计上都采用了一体化全包围桨叶保护设计,并且具备前视双目避障功能。这种全包桨保设计,相较于传统裸露桨叶的无人机,不仅安全性更高,还能让飞行更具创造性。

据SBDJI分析,这款大疆全景无人机的镜头可能会沿用Osmo 360的配置。从谍照上图左下角的放大部位可以明显看到,产品有一个显著的凸起。SBDJI推测这个凸起可能是一个全景镜头加可转动云台的设计,而且镜头下大概率配备了Osmo 360同款的一寸CMOS。

公开资料显示,Osmo 360的镜头具备强大的性能,支持1英寸全景影像传感器、1.2亿像素和8K高帧率拍摄,还标配了10bit D - Log M专业色彩记录能力。这套影像系统在Osmo 360上已经经过了充分验证,其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大疆一贯坚持的产品风格,使得继续沿用这套系统也在情理之中。

在图传方面,SBDJI认为该产品大概率会继续配备DJI O4图传系统,这样能与周边的其他大疆产品更好地兼容。O4图传系统在大疆多个旗舰和进阶型号上都有应用,堪称大疆产品的标配,同时也是Avata 2所采用的图传系统。Avata 2的官方图传性能指标十分出色,最远图传距离可达13公里,最低图传延时仅为24毫秒,能提供1080p/100fps的高清图传画质,最高图传码率达到60Mbps。

从谍照上还能看出,这款全景无人机应该依旧保留了遥控器和手柄感应两种操控方式,同时还搭载了疑似飞行VR眼镜。该眼镜的设计与Dji Goggles N3相似,顶部较为平整,但眉心正中有一个白色圆点,推测这大概率是一款新的产品型号。考虑到全景无人机的特殊性质,眼镜方案的升级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它很可能搭载了空间感知能力,从而与全景相机带来的全向视角相融合。

硅星人就上述相关信息向大疆方面进行了求证,但大疆并未对市场传闻和猜测作出评论,表示产品的任何信息都将以后续官方公告为准。不过,有产业方面的消息称,大疆很可能会继续保持与Osmo 360类似的相对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以此彰显其争夺全景市场地位的决心。因此,尽管影石方面尚未公布产品价格,但大疆此次新品的价格很可能还是会低于影石。

全景无人机,首先是台无人机?

有人简单地认为大疆全景无人机只是针对影翎发布的一款应对产品。但实际上,据硅星人了解,大疆早在2022年就开始筹备全景无人机的产品线,这与Osmo 360几乎是同时立项的,它是大疆整个全景产品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大疆以往的产品节奏,从供应链谍照流出到产品正式发售,时间间隔大致为2 - 3个月。虽然影翎在8月才官宣,但官方披露的产品下线时间为2025年1月,所以大疆全景无人机有较大的可能性会比影翎更早上市。巧合的是,2022年也是Avata系列产品的上市元年。

大疆全景无人机与Avata系列不仅在外观设计逻辑上有相似之处,它们同属大疆内部第一人称视角的飞行产品。可以推测,全景无人机大概率会继承大疆过去成熟产品的技术和产品理念。

综合谍照和行业消息来看,大疆全景无人机产品的动力性能,很可能会接近穿越机那种低空穿梭的性能体验。这既符合大疆的技术实力和产品风格,也能更好地满足全景相机与第一人称视角对于运动场景的较高要求。

作为一款筹备了三年的产品,大疆全景无人机绝不是简单的Osmo 360与Avata 2功能的叠加。据了解,大疆团队对全景产品的发布极为重视,尤其考虑到全景无人机的特殊性,团队在性能、可靠性、实用性、便捷性等指标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产品定位和形态有所不同,但与其它第一人称视角的飞行产品相比,全景无人机在影像和无人机技术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以第一人称视角飞行体验为例,与通过屏幕进行图传交互相比,第一人称视角能让用户仿佛“钻进”飞行器内,获得更沉浸的飞行体验,也更便于驾驶员进行难度更大、更精细的飞行动作操作。

然而,这种体验升级的同时,也意味着产品的容错率更低。一旦出现“炸机”风险,或者画面出现“延迟”“抖动”以及“机械性能不佳”等情况,就会给用户带来灾难性的体验。而这几种情况分别对应着四个不同的技术模块:安全、图传、防抖与飞行性能。

同样,全景无人机由于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视角,使驾驶员能够实现360°全向视角的球形环视,这意味着驾驶员的飞行意图会更加多样,飞行注意力也更容易分散,这对飞行器的主动安全功能无疑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理,全景镜头传递给用户的信息量远超广角镜头,这对图传的性能要求也更高,不仅底层硬件能力需要有足够的冗余,图传链路也需要更加稳定。

此外,由于全景相机自身的特性,在产品设计中高度依赖算法防抖。但飞行中的抖动方式和频率与手持运动时存在很大差异,这对团队在空中影像的防抖能力、机械可靠性方面,都提出了比普通无人机更高的要求。

全景市场会迎来“大疆时刻”吗?

迄今为止,大疆在天空领域保持着很强的统治力。这种统治力表面上看是市场份额,但实际上源于其高护城河的产品技术。以O4图传为例,这套系统最强支持1080P、100fps、15毫秒、15公里、60Mbps的传输效率,而一般家用电脑观看在线1080P视频的带宽需求大约是10Mbps,60Mbps相当于能满足2K以上、接近4K视频在线播放的能力。通常来说,对于家用竞技游戏,30毫秒以下的延迟都属于高水准的流畅度,这相当于给无人机的底层硬件系统增加了很高的能力冗余。

在避障方面也是如此。以mini4 pro为例,同样是249g的无人机规格,大疆实现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全向避障。在一个微型无人机规格的机器里,塞进了4个广视角视觉传感器和一个下视双目视觉传感。

而更深层次的护城河来自于千万无人机在无数场景中反复飞行所积累的数据。如果没有场景生态带来的软件迭代,即便使用与大疆同款的硬件供应商组装的产品,也难以达到大疆的飞行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大疆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自身的产品制造,也得益于用户一次次的使用和反馈。这种高度生态闭环的模式,是大疆在过去十年间,不断被竞争对手挑战、被美国政府制裁,却依然保持高水平市场地位的重要原因。

从大疆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产品发展通常遵循从天空到地面的过程。即先构建天空的影像生态,然后再发展地面的生态。背后的商业逻辑十分清晰:因为大疆无人机的产品力具有不可替代性,而手持相机的生态选择众多。所以一旦用户习惯了使用大疆的生态,看重其生态能力和画面表达能力的一致性,自然会更倾向于优先选择大疆系的产品。

我们可以将这种情况称为一个品类的“大疆时刻”,即一个拥有产品定义能力的参与者,完成其生态闭环之路,让不同品类、能力相似的产业相互促进,最终占据品类的核心市场。

不过,全景相机的发展路径较为独特,是先有相机,后有无人机,从地面向天空发布产品组合。7月31日,大疆Osmo 360发布后,影石方面迅速做出反应,将发布仅4个月的旗舰产品Insta X5价格官降了500元以应对竞争。

由于Osmo 360发布时间较短,目前暂时没有可信的公开市占率数据。但从国内电商市场的情况来看,在大疆的天猫和京东旗舰店上,Osmo 360上市后销量可观,在一些渠道上甚至有反超X5的趋势。有影像媒体从业者表示,Osmo 360能在全景市场迅速打开局面,首先是因为大疆Osmo 360的硬件素质非常成熟,作为第一代全景产品,大尺寸传感器带来了全景画质的升级,在部分场景体验上,尤其是夜景等低光模式下已经超越了对手。其次,大疆在创作者生态方面口碑良好,大量创作者依赖10bit D - Log M的色彩能力来保证镜头语言的一致性。Osmo 360的发布,为他们在视频创作中增加了一个全景机位。

因此,尽管全景相机产业还存在诸多痛点,如画质清晰度有限,难以像传统运动相机那样成为多面手的主力拍摄设备;后期处理能力不足,内容承载平台较少,导致大量拍摄资源被浪费等,但仍然阻挡不了大量专业创作者和全景爱好者购买Osmo 360。

刘靖康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谈及大疆的竞争时表示,“(影像)更像是游戏,核心在于独特的体验。”他认为用户完全可以购买不同的镜头,来获得不同的产品体验。“大疆进入全景相机这个市场就像游戏世界里面多了一个玩家,但是游戏的多样性是非常多的,每个公司开发不一样的游戏。”

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大疆同时成功打通手持全景和全景无人机的市场,影石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方面,大疆全景出货量的增长,可以进一步摊薄供应链和研发成本,加速社区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大疆可以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逐步强化品牌在全景市场的心智定位。

以运动相机为例,根据前瞻网数据,影石在全景相机的细分赛道中,市占率达67.2%。但大疆在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一位,达45%。其中仅pocket 3一款产品的销量就突破了500万台,而影石同期全年的销量为220万台。

可以预见,随着大疆和其他玩家进入全景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双方的市场份额预计会朝着运动相机与全景相机份额差的中间值回归。

作为消费电子产品的子门类,运动影像中如果存在“壁垒”,无人机领域必定榜上有名。这不仅是品牌的门槛,甚至也是国家级科技的门槛。马斯克今年曾有“暴论”称,“不能造无人机的国家都会成为附庸。”

对于影石来说,想要在天空中复刻Osmo 360式的成功,难度会更大,时间窗口更窄,市场竞争也会愈发白热化。刘靖康表示,他们应对竞争的方式是要让自己更快,比如在Osmo 360出来以后,产品“可以做快一点,把(X5)的功能下放到X4”。而对于大疆来说,其产品哲学是做慢一点,战略规划周期长、战术执行紧凑,把对手一到两年的战略新品时间,拉长到三年。大疆极度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极度着眼于长远发展,极度重视生态协同,讲究一击即中。这对于所有竞争对手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影石今年上半年保持了不错的增长趋势,也不断加大投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但当全景影像正式进入无人机时代时,大疆是否会复刻它曾经从天空到陆地成熟的生态打法?影石又是否能以小博大,成为第二个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站稳脚跟的头部品牌?大概要等两家产品正式发布后才能见分晓。


作者:杏宇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宇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