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竞逐Agent:新一轮AI话语权争夺战‌

日期:2025-05-19 16:30:28 / 人气:9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AI领域再次掀起了新的浪潮。曾经“一码难求”的AI智能体平台Manus在爆火60天后,终于向公众敞开了大门。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AI智能体行业的“DeepSeek时刻”已经到来,更预示着一场关于AI话语权的新一轮争夺战正在悄然上演。

Manus的横空出世,无疑给AI领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这家背后的创业公司“Monica”,在尚未开放注册之前,就已经凭借其实力吸引了腾讯、真格基金及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的融资。而随着Manus的火爆,Monica更是完成了新一轮7500万美元的融资,公司市值也随之跃升至近5亿美元。

Manus之所以能够迅速走红,得益于其强大的功能。与传统的AI对话产品相比,Manus能够通过文字指令完成更复杂的工作与生活任务,如视频演示材料制作、网页和APP的设计交付、定制旅行手册等。这种“动手”能力,让Manus在众多AI产品中脱颖而出。

随着Manus的火爆,互联网大厂们也纷纷加快了布局AI Agent(智能体)的步伐。字节跳动、百度等公司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智能体产品,如心响APP和扣子空间等。这些产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AI智能体的应用场景,更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在这场竞争中,大厂们争夺的不仅仅是市场份额,更是AI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当用户行为不再依赖于传统的APP,而是统一对Agent下达命令时,Agent无疑将成为新的核心交互入口。因此,大厂们纷纷加码AI智能体,旨在通过占据这一入口,来掌握AI互联网时代的主导权。

然而,AI智能体赛道虽然火热,但目前尚未涌现出能够完整解决用户痛点的通用型Agent。现有的产品大多在内容层面的任务上表现出色,如定制旅行攻略、穿搭建议、资料梳理等。但一旦涉及到跨应用操作或研究深度更高的任务时,这些产品的完成度就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通用型Agent的发展还面临着生态不完善的挑战。由于不同应用之间往往处于“孤岛”状态,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接口,导致Agent在调动其他应用时面临诸多困难。虽然Anthropic推出的MCP协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目前接入MCP的公司仍属少数。

尽管如此,大厂们并未放弃对通用型Agent的探索。百度的心响更关注大众生活场景的应用,而字节的扣子空间则主打协同办公。阿里则是直接与Manus合作,并推出了自己的AI智能体“心流”。这些产品各具特色,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然而,在通用型Agent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垂类智能体的发展却呈现出蓬勃的生机。B端智能体往往场景相对聚焦垂直,可以结合客户需求做深度定制。这种定制化的服务不仅满足了客户的特定需求,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因此,B端智能体在电商、营销、CRM、金融、法律等场景加速落地,有望成为比SaaS大10倍的新兴市场。

对于创业者而言,AI智能体赛道也充满了机遇。随着开发门槛的降低和变现吸引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涌入这一领域。他们通过零代码、低代码开发框架和丰富的插件,迅速上手制作自己的智能体产品,并尝试通过挂链带货、商单广告、付费咨询等方式变现。

展望未来,2025年有望成为Agent产品的爆发元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智能体将逐渐走向成熟。届时,无论是通用型Agent还是垂类智能体,都将在各自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这场关于AI话语权的争夺战中,谁能够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杏宇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宇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