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游出海,“卡”在没有自己的Labubu
日期:2025-09-17 16:55:24 / 人气:4
从2024年底开始,泰国711便利店的货架上,出现了与国内几乎一模一样的小马宝莉卡牌——唯一的区别是包装上的文字从中文变成了泰文。这一细节背后,是卡游出海战略的微妙调整:它试图复制泡泡玛特“从泰国到东南亚再到欧美”的爆红路径,通过出海提升营收天花板。但现实是,卡游的出海之路,正“卡”在没有像Labubu这样的超级IP上。
一、卡游的出海路径:复制泡泡玛特的“渠道逻辑”
卡游的出海布局,与泡泡玛特的思路高度相似。在渠道拓展上,卡游采用“区域代理+单店加盟+连锁超市合作+电商平台”的四维模式,尤其重视海外经销商的开拓——“各个国家或地区前五名报名的经销商”可享受专属福利,这与泡泡玛特通过当地实力经销商打开市场的策略如出一辙。在门店选址上,卡游一改国内“亲民平价商场”的路线,转而进军香港K11、澳门威尼斯人、马来西亚柏威年广场等高端商业体,试图借助高端场景提升品牌声量。此外,卡游还与当地电影院线TGV合作,推出哪吒、DC超人等IP的限量版卡牌,通过非传统渠道增加产品能见度。这些举措,都是卡游对泡泡玛特“渠道为王”逻辑的复制。
二、卡游的“IP短板”:没有Labubu级别的超级单品
泡泡玛特的Labubu是其出海成功的核心——这个原创IP凭借可爱的形象、丰富的周边产品和高互动性,在泰国等东南亚市场引发狂热追捧,成为品牌的“流量引擎”。而卡游的问题在于,它没有一个能替代Labubu的超级IP。尽管卡游拥有小马宝莉、哈利波特、奥特曼等多个知名IP,但这些IP的文化属性较强(如小马宝莉的“女性向”定位、奥特曼的“儿童向”属性),难以像Labubu那样实现“全年龄段、跨文化”的破圈。即使是表现较好的小马宝莉,其爆发力和影响力也远不如Labubu,无法带动整个公司的销售增长。此外,卡游的自有IP(如三国主题“卡游三国”)虽有特色,但受限于文化背景,海外受众的理解门槛较高,难以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三、出海面临的其他挑战:文化适配性与渠道管理
除了IP短板,卡游出海还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文化适配性问题:东南亚市场的卡牌文化较为稀薄,受众主要是熟悉中国文化的华人年轻群体,而集换式卡牌的“盲盒抽卡”玩法是否能被当地主流文化接纳,仍需时间验证。二是渠道管理问题:卡游依赖海外经销商的模式,虽然能快速切入市场,但也存在管控难度大的问题——比如如何确保经销商遵守区域分销规定,避免产品串货;如何平衡线上线下的销售节奏,防止价格混乱等。这些问题,都是卡游出海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拦路虎”。
四、未来方向:寻找自己的“Labubu”
卡游的出海之路,本质上是一场“IP竞赛”。要复制泡泡玛特的成功,卡游必须找到自己的“Labubu”——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级IP。这可能需要卡游加大原创IP的研发投入,比如像泡泡玛特那样,通过“内容+玩法”的创新,打造一个既能承载中国文化,又能跨越文化壁垒的IP。同时,卡游还需要加强渠道管控能力,建立更完善的经销商管理体系,确保海外市场的稳定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卡游才能真正实现“出海提速”,成为像泡泡玛特那样的全球IP巨头。
作者:杏宇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 三文鱼价格跳水原因与影响分析09-17
- 老板亲干 “脏活”:不是自虐,是...09-17
- 少子化下的教师转型:过剩危机与...09-17
- 人生唯一的赢法,就是不竞争09-17